
有时候你真的得佩服汪小菲,这哥们儿总能在你意想不到的犄角旮旯里,给自己刨出点光来,哪怕周围是一片漆黑的泥潭。
他总有办法在狼狈不堪的境地里,突然站直了身子,清清嗓子告诉你:“嘿,瞧见没,我赢了!”
这不,前两天汪总就上演了这么一出。
在社交媒体上金光闪闪地官宣,说自己的名誉权官司大获全胜,对方不仅要道歉,还得赔他足足5000块大洋的精神抚慰金!
好家伙,我当时一看这阵仗,还以为他收复了什么失地,结果手指往下一划,评论区的画风直接把我给整不会了。
满屏都是“恭喜汪总,喜提巨亏七百多万”、“这波操作,直接亏到姥姥家了”。
哎,这就怪了。
明明是官司打赢了,白纸黑字写着“胜诉”,怎么就成了全网最新的笑料包袱,还跟“亏损760万”这种惊悚的数字挂上了钩?
这事儿你要是掰开了揉碎了看,那就有意思了。
它就像一部三流的黑色幽默电影,主角拼死拼活打赢了一场前院的小规模械斗,一回头,发现自己家后院的豪宅被人给端了。
那5000块,确实是汪小菲法律意义上的胜利。
他告了一个叫孟贺的前运营,说人家在网上喷他,损害了他光辉伟岸的形象。
法院一审理,觉得有道理,判了孟贺道歉赔钱。
从这个单一事件看,没毛病。
谁被人指着鼻子骂了,还不想找回点面子呢?
可要命就要命在,公众的记忆力,它不是金鱼。
大家伙儿手里的瓜还没吃完呢,立马就有人翻出了旧账。
那笔被全网拿来对比的760万,才是这场大戏里真正的主菜。
那是早些时候,汪小菲引以为傲的品牌“麻六记”跟这位孟贺先生的另一场商业官司,法院最后判了麻六记要支付给人家760多万的合作款项。
这下你品,你细品。
画面感是不是瞬间就来了?
汪总因为被人骂了几句,赢回了5000块的名誉损失费,可以买几杯不错的咖啡。
可他旗下的公司,却要实实在在地掏出七百多万给同一个人。
这就好比你在牌桌上跟人急眼了,对方骂你一句“臭棋篓子”,你据理力争,最后他甩给你五毛钱,让你去买糖吃,算是精神补偿。
你高高兴兴地揣着五毛钱,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捍卫了尊严,却忘了刚才那一局,你输掉的筹码是五千块。
你说这事儿,它能不荒诞吗?
成年人的世界,早就没有圣诞老人派送礼物了,想要什么,都得靠自己一拳一脚地去打。
汪小菲显然是想为自己的“体面”打一架。
在他看来,这5000块的胜利,可能是他对抗全世界舆论风暴的一根稻草。
你想想他自打离婚后那一连串的骚操作,从声嘶力竭地喊“我不想再交电费了”,到那个火遍全球的床垫梗,再到一次次在直播间里情绪失控,他的公众形象简直就是坐着过山车玩自由落体。
他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哪怕是芝麻绿豆大点的,能让他喘口气的胜利。
所以,他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广而告之。
他想用法院的判决书堵住悠悠之口:“看见没?法律都站我这边!”
只可惜,他好像忘了,现在的网友个个都拿着八倍镜在网上冲浪,最擅长的就是从一堆看似无关的信息里,找出那个最致命的华点。
大家根本不关心那5000块是怎么来的,大家只看到一个商业上赔了七百多万的老板,为了五千块的名誉费在这里沾沾自喜。
这种强烈的反差,简直就是天生的喜剧素材,不被大家拿来当段子讲,那都对不起这番折腾。
说白了,汪小菲在最需要展现商业格局和个人胸怀的时候,选择了一种最斤斤计较的公关方式。
他好像没搞懂一个核心问题:当你和前妻那边剪不断理还乱的财务纠纷,以及自己品牌的商业信誉这些主要矛盾还一团乱麻的时候,任何旁枝末节的胜利,都只会被解读为“输不起”和“抓不住重点”。
这种行为,非但不能帮他挽回声誉,反而会加深人们对他“格局太小”的刻板印象。
就像一个拳击手,在场上已经被对手揍得鼻青脸肿,马上就要被KO了,却突然叫了暂停,指着台下一个观众大喊:“你!就是你!你刚刚骂我了!你必须给我道歉!”
你说台下的观众是会为他的“不畏强权”鼓掌,还是会笑话他脑子不清醒?
当然,我们普通人生活中也免不了干这种事。
为了几百块的报销跟公司财务扯皮半天,最后钱要回来了,却感觉比丢了钱还心累。
为了争一口气,跟人对线三天三夜,终于把对方说沉默了,回头一看,三天的好心情全喂了狗。
但汪小菲不同,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公众的显微镜下,他试图用一口气去吹散舆论的迷雾,结果,那口气只吹起了更多的泡沫和笑料。
所以啊,这5000块的胜诉,对汪小菲来说,到底算什么呢?
或许,它真的只是一场极其昂贵的自我安慰。
他用一场法律上的小胜,换来了舆论场上一次排山倒海的群嘲。
这么一算,网友们说他“亏到姥姥家了”,虽然是句玩笑话,却也精准得让人没法反驳,不是吗?
高开网配资-免息配资公司-免息配资炒股-带杠杆的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