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拉松赛道上,有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姑娘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她叫朱卿,一个非注册大众跑者,却在短短两年内从首马2小时46分05秒跃升至2小时30分25秒,成为国内女子马拉松“大众一姐”。对于跑步,朱卿从不陌生高中时期,她专攻3000米,是国家二级田径运动员。后来,朱卿凭借这个特长考学进入了中国地质大学,加入了学校定向越野队。大学时期她在体育老师的建议下开始坚持锻炼,因此打下了坚实的体能基础。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也成为朱卿2023年在相对系统地恢复跑步后,很快出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那时候北京马拉松有段路线正好从大学门口路过,第一次现场看马拉松比赛,后面看到有个女子半马,就好奇报了一个半马。那会没有运动手表的提醒,也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跑完这样的长距离,感觉太痛苦了,就再也没有跑过”,朱卿回忆道。16年的北京马拉松她以1小时35分50秒的成绩完成了人生首个半马。然而,跑完后的痛苦感受让她对马拉松望而却步,这一别就是数年。直到2023年生活上的一些变化,朱卿在深圳宝安体育场重新踏上跑道。这一次,她不仅找对了跑步的感觉,更发现了自己跑马的潜在能力——“2023年接触的跑友多了,才知道这个成绩还不错!”我本质上就是喜欢运动大学毕业,朱卿在北京央企工作,后来到了深圳进入互联网大厂工作。她延续了健身的习惯,深圳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但这并没有成为她放弃锻炼的理由。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她努力平衡着工作和锻炼时间。周六健身房待一上午,下午游个泳放松,周日玩玩攀岩、滑板扫街,是她度过周末的常见方式。偶尔,朱卿也会在健身房跑个五公里,或者沿着西湾的海边晨跑。于她而言,喜欢跑步在先,跑马拉松在后,“我并不是为了在马拉松上取得成绩去跑步。我喜欢运动,哪怕不跑步,也会去做别的运动。但是,跑步比较简单,只一双鞋就够了,投入的时间成本也低。而且,因为跑步,我遇到了很多好朋友,大家跑完一起聊聊天,很开心。”朱卿没有严格的训练计划,为了更好地节约时间,她注重用时间来衡量跑步强度而非速度,“慢即是快”是她的训练哲学——80%的训练采用5-6分配速慢跑,而比赛配速可达3分34秒。“这是马拉松的训练逻辑,大部分精英跑者都是这么练的,关于强度、有氧等训练方法,其实网上都能查得到,现在马拉松的课表基本透明很多,可以自己网上查阅、买书籍学习”,对于训练,朱卿有着自己的学习方法。除了跑步,朱卿还有着10年的健身基础,比她跑马的时间要长得多得多,当你见到朱卿,你一定第一眼就能看出,朱卿的身材,是不典型但很完美的健身身材。她认为,健身和跑步是两个不同的运动方向,但都能提升自己的运动表现能力。“不是为了跑步去练力量健身的,跑步归跑步,健身归健身,两个运动方向,只不过最终的呈现是运动表现能力”朱卿解释道。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朱卿迅速完成了从10公里到全马的跨越。2023年11月5日,朱卿参加了深圳光明半程马拉松,跑出1小时28分45秒的成绩,获得女子组第15名。11月25日,参加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创造半马PB,1小时21分58秒,获得女子组第8名。12月31日,深圳宝安国际马拉松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朱卿以2小时46分05秒的成绩完赛,获得国际女子第6、国内女子第2、深圳籍女子第1,首马便加冕“深圳一姐”。“实话说,我没想过我能跑完全马,因为有氧基础太差,33KM后的每1KM都感觉像5KM一样漫长...”在接受采访后的闲聊中朱卿对于自己深圳宝安马拉松首马的有感而发——“因为首马,怎么跑都是PB。到终点一看拱门时间,感觉一切都值得了...”首次全马,跑的痛苦那估计印象很深[旺柴]是的,毫无策略可言,瞎跑[偷笑]记住我是朱卿就好2024年,朱卿在多个赛事中都取得了出色成绩,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短短时间就取得了如此多的成绩。2024年深圳马拉松(2:36:18)与南山半马(1:13:33)在两周内相继举行,朱卿在这两场比赛中实现了全马、半马双突破。“这2个赛事隔了一周,中间还有个广马,本来广马也报了,但是中间因为身体调整没去跑”,赛前,她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比赛目标,对训练进行了适当调整。在两场比赛之间,她合理安排恢复时间,以最佳状态迎接连续赛事的挑战。2025年,朱卿的竞技状态达到巅峰。3月,她在武汉马拉松半程项目中以1小时14分32秒的成绩夺冠;4月,在青岛马拉松中以2小时35分40秒的成绩夺得中国籍选手女子组第一;5月,在吉林马拉松中以2小时38分07秒的成绩摘得中国籍选手冠军。当朱卿在上半年冲锋陷阵不断突破自我,在各个比赛中拔得头筹时,她不会意识到属于她的高光时刻即将来到。2025年重庆马拉松中,朱卿以2小时30分25秒的成绩力压群雄,获得国内女子第二名,正式加冕“大众一姐”。如果你不知道女子全马2小时30分25秒代表着什么,那不妨看看这样的成绩在马拉松领域意味着怎样的高度。在大众跑者群体里,能跑进3小时的女子选手已是凤毛麟角,而朱卿直接将成绩提升到2小时30分区间,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与汗水。赛前,她的目标是达到国家健将标准。“在重庆马拉松,我跑得还算轻松,主要是自12月以来状态就不错,也保持着规律训练。几乎每天早上5:30就开始跑步,大概跑10-13公里,晚上再跑8-10公里,身体疲惫的时候会休息一天。1月11日到2月21日,我和同样喜欢跑步的男朋友一起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计划,在深圳进行了六七周冬训,也为比赛打下了基础。”比赛过程中,她感觉整体很顺利,后半程跟着体感轻松跑完,最终成功实现目标,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从“深圳一姐”到“大众一姐”,朱卿认为自己在跑步生涯中最大的收获,是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她非常感谢大家给予她“一姐”这个称号,这是对她成绩的认可。但她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知称呼只是外界给予的,而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她不会因为外界的称呼而改变自己,而是会继续专注于自己的训练和比赛,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她也并不担心过度曝光会干扰日常训练与生活,因为她有着坚定的内心和明确的目标,能够合理地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跑步搭子&男朋友——朱卿&罗源在朱卿的跑步之旅中,有一个人的支持不可或缺,那就是她的男友罗源。两人因跑步结缘,从2023年12月初次见面,到2024年3月相恋,再到2025年4月订婚,跑步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因为跑步,我还遇到了自己的男朋友,这真的很幸运。他不仅是我的男友,更是我的教练和跑步搭子,”朱卿说,罗源曾是专业跑团的队长,他的训练建议和赛场支持对朱卿的成绩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朱卿的跑步道路上,罗源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从无锡马拉松受伤后的深夜告白,到惠州马拉松中暑时他全程守护;从他为她定制训练计划,却因“配速不诚信”而引发的默契玩笑,到青岛马拉松终点他突然拿出的订婚戒指,这对“95后”以脚步为尺,丈量着爱情的深度与广度:他带伤不能跑步,却会在田径场等她跑步守到结束,她为他遍寻治疗运动损伤偏方,往返青岛充当医生翻译,就连吵架都是围绕对方“不能透支身体”的话题。生活恰似一座巨大的蜜糖罐,那丝丝缕缕的甜味,在跑步时肆意挥洒、工作时悄然晕染、生活细微处悄然弥漫!如今,他们每天清晨5点相伴训练,周末拉练后自驾泡温泉,家里堆满抓来的娃娃,厨房里他掌勺时她在旁监工——这场始于跑道的爱情,早已在相互支撑中,成为彼此生命里“一路向上”的光。享受过程对于朱卿而言,跑步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跑步只是我运动项目中的其中一项,其他运动也不是以提升跑步能力为目标进行的,即使不跑步,我还是会选择运动,因为我本质上是喜欢运动这个事情。”她说,她享受跑步过程中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步迈进,更珍惜运动带给她的健康和快乐。作为跑圈知名的精英选手,朱卿积极传递健康的运动观。她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分享跑步日常,鼓励更多人参与跑步运动。“100个人有100种目标,每个人追求不一样,只要不受伤,怎么开心怎么跑,”她说。从青涩的跑者到“大众一姐”,朱卿用脚步丈量着马拉松的赛道,也用坚持和热爱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下半年计划跑两场全马,实现一次PB,一场选择大家推荐的容易PB的赛事,一场看情况想去哪就去哪,半马随便跑。国外的比赛看情况,如果有时间以后可能会想着去国外跑跑赛事体验下不同的感觉”。未来,朱卿将继续在马拉松的道路上逐梦前行,用她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跑步梦想。
高开网配资-免息配资公司-免息配资炒股-带杠杆的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